地科学院研究生母鑫以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FUELS AND OILS》上发表题为“Study on the Geochemical Genesis and Differences of Ordovician Oil and Gas Reservoirs”的研究论文。对含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是认识油气运移和成藏的有效方法。文章通过实验对塔河油田TS3井、TP18井、YQ8井和YJ2-3井随钻取出的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样品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塔河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的成藏期次及不同区块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和一间房组地层流体包裹体种类丰富,相态上既有油、气、盐水单一相,同样存在油、气、水的两相或多相。根据烃类包裹体的荧光特性和均一温度,结合研究区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分析确定出塔河油田油气藏为4期充注,分别是加里东中期(454-446Ma)、海西晚期-印支期(255-217Ma)、燕山晚期(143-99Ma)、喜马拉雅期(25-5Ma)。其中加里东中期主要为低熟油充注,夹少量成熟油;海西晚期主要高熟油,夹部分成熟油的充注;燕山晚期主要是高熟油的充注;喜马拉雅期随着埋深的不断增加,发生油气藏的裂解,主要是气烃的活动。本次研究所选的4口井属于不同的构造单元,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单井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是烃类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构造运动的影响。
图1 论文首页